332740788 发表于 2012-9-21 01:37:08

旋挖钻机疑存致命故障 三一重机深陷信任危机

旋挖钻机疑存致命故障 三一重机深陷信任危机
    “钻杆断裂、钢丝绳磨损、动力头上的销轴磨桅杆、桅杆关键部位有隐患需进行技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北京三一重机生产的SR280R旋挖钻机故障报修次数竟然高达40余次,平均工作74小时就报修一次。”
    因机械故障频发,承包的工程受阻,杨恒健与赵云鹏及其合伙人早已疲惫不堪,债务高台垒筑、每天被追债提心吊胆、维权却困难重重……
    “报修次数惊人,三一承诺无一兑现!”
    两台价值985万元的三一重机旋挖钻机,竟然在两年时间内,因发动机报废、重要部位存在巨大安全隐患而陆续被迫“退休”。
    面对投诉,三一重机相关人员拒不承认维修记录,被投诉期间频繁更换经办人员,出尔反尔,甚至威胁恐吓依法维权的用户;在对批量问题机器发出技改通知的同时做到不留痕迹,令用户自叹不如。
    记者从《产品买卖合同》中得知,2009年12月11日,济南市赵云鹏与中国康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购买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R250旋挖钻机一台,合同价款人民币470万元。
    然而他未曾想到,从签下合同的那一刻,他的“噩梦”就开始了。至2011年6月,在福建省莆田市万达广场工地施工后,发动机彻底报废。
    因机器出现故障导致工程未如期完成,赵云鹏承受着来自各方的精神压力。由于机器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购买,每个月十几万的租赁费加上工人工资等各项费用,固定支出五十多万元,让其深感力不从心。
    记者了解到,“SR250自2009年12月23日开机使用到2010年11月4日,工作1428小时,报修记录共19条,其中4008电话报修记录15条,甘肃易初明通工程机械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报修记录4条。钻机出现的大小故障主要表现为‘回转无法工作、卡特发动机烧机油、钻斗底板掉进孔里、倾角传感器故障、钻杆开裂、桅杆关节轴承变形、油缸液压阀损坏、主卷扬无限位、深度显示器故障、测深接近开关损坏等’。”
    令赵云鹏难以释怀的是,作为主部件的发动机,更是问题频出。报修记录上显示,2010年9月2日,机主多次报修发动机烧机油问题,最后经卡特维修人员检测后确定为发动机故障,但是一直没有给予维修。赵云鹏曾与时任山东地区三一总经理姜晓勇沟通,姜承诺多消耗的机油由企业赔偿。然而,这一赔偿始终没有兑现,或成为“一句空话”。2011年6月,SR250发动机报废。
    无独有偶,几乎同时,另一个用户杨恒健的旋挖钻机由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被项目部责令停止施工了。
    “SR280R自2010年2月27日开机使用到2011年6月28日,工作2800小时,报修记录共38条,平均工作74小时报修一次。” 杨恒健气氛地质问,“如此‘娇气’的机器是如何成为合格产品顺利出厂的?”
    据当事人讲,SR280R旋挖钻机的四处较大质量问题,分别为“钻杆断裂、钢丝绳磨损、动力头上的销轴磨桅杆、桅杆关键部位隐患进行技改”。2010年4月,他报修钻杆抽不出问题时,北京三一重机山东督办王宏志承诺赔偿40余万。然而,三一的这一张空头支票至今没有兑现。
    赵云鹏、杨恒健等人维权近半年时间内,三一重机张新秋、北京三一重机法务部部长李德伟、北京三一重机总经理伏卫忠等均与他们进行过协商。在承租人不断努力交涉的情况下,三一重机曾经承诺给承租人退SR250旋挖钻机并作出相应赔偿。然而双方对事情处理结果始终未达成一致意见。
    旋挖钻机桅杆批量“技改”曝产品存在致命安全隐患
    2011年7月,杨恒健收到三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份关于SR280R旋挖钻机技改的通知,要求对桅杆的关键部位进行钢板加固。当事人给记者提供了该型号旋挖钻机技改后的部分照片。
    照片中的情形让记者着实感到意外。SR280R旋挖钻机的关键部位被20块钢板加固,记者看到桅杆与加固钢板的结合面,其打磨处完全不符合焊接技术规定。杨恒健的SR280R由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的售后服务工程师张晶、焊工焦继民完成。
    记者得知,桅杆技改并不仅限于这一台机器。当事人给记者提供了一份《关于部分入岩系列旋挖钻机桅杆关键部位加强的技改通知》的资料。该《通知》由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旋挖研究院于2011年7月22日,对计划调度部、制造部、客户服务部发出的内部技改规定。编号为00695076。
    《通知》显示,由于最近市场上出现少数列入岩型“钻机桅杆加压卷扬”及“转盘根部”开裂的故障,故下发此技术通知单,原通知单00642808作废。本次技改的对象为所有市场上及公司成品库中的SR入岩系列旋挖钻机,主要包括SR250R、SR280R、SR280RⅡ等,2010年6月21日之后下线的旋挖钻机不包括在内。而恰巧的是,杨恒健所购买的SR280R型号在技改范围之内。
    记者在《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通知单》上看到,需制造部加工的技改所需物料,包括立板、折版、左右加强筋、左右加强板、筋板、撑板。究竟多少“问题车”需要技术改造?从加工的物料件数分析,保守估计约数十台旋挖钻机需要进行钢板加固。批量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隐患,只是对所售价格不菲的机器进行“修补”?
    2011年8月18日,三一重机工作人员对杨恒健的SR280R旋挖钻机技改完毕,由于技改通知及桅杆加固等原因,钻机耽误工期并被项目部认为存在安全隐患责令停止施工。技改完毕后,三一重机是否针对“加固车”出具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参数?记者并没有得到相关回答。
    按照旋挖钻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682-2008规定,旋挖钻机可靠性要求为:可靠性试验时间不得少于250h,其可靠度不得少于85%,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00h,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20h。而杨恒健的SR280R每74小时出现一次故障,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此外,旋挖钻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对旋挖钻机的故障及其危害度系数也有所规定:(见下表)
http://www.cqn.com.cn/UploadFiles/2012/02/07/16/2012_02_07_16_45_09.jpg    旋挖钻机的故障及其危害度系数国家标准
    从此表中得知,赵云鹏发动机报废的SR250和杨恒健桅杆断裂的SR280R两台旋挖钻机,都属于致命故障,甚至危害度系数达到无穷,可见机器潜在的安全隐患及由其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而“技改”范围中的钻机桅杆加压卷扬及转盘根部开裂,则属严重故障以上级别。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改产品,三一集团对这种质量问题与信任危机,仍旧没有给予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一味否认问题的存在。“品质改变世界”的标语在相关负责人如此态度之下,显得更加苍白无力、异常讽刺。
    维修记录不存在?三一重机遭质疑!!!
    2011年1月6日,针对用户反映的北京三一旋挖钻机的质量问题及批量技改等问题,记者对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北京三一重机营销副总肖文表示,“产品是否有质量问题,需要第三方的权威认定。”记者向肖文提供了SR280R旋挖钻机的报修记录,肖文浏览之后,说,“不用说维修38次,连380次我都能给造出来”。因报修记录无盖章、无签字,北京三一重机对此报修记录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记者要求企业提供两台旋挖钻机真实的报修记录,然而肖文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就报修一事,肖文还提到,赵、杨两人价
http://www.cqn.com.cn/UploadFiles/2012/02/07/16/2012_02_07_16_45_38.jpg    北京三一维修人员给用户出具的“技改”证明

332740788 发表于 2012-9-21 01:37:51


    据悉,2011年6月,由于两台旋挖钻机均因频繁故障无法施工,无力支付中国康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每月约30万的租金费用。承租人在未接到任何“解除合同”通知的情况下,康富国际租赁公司竟动用社会力量,用粗暴的方式将存在质量问题的机器强行拖走,此恶劣行径是否与北京三一重机有着密切关系,究竟谁是幕后元凶?
    据赵云鹏介绍,康富国际租赁公司在抢走机器时,留下了一份针对SR280R旋挖钻机的《解除合同通知书》。康富国际租赁如此嚣张,似乎“有依可循”,一切来源于《产品买卖合同》中的霸王条款。
    钻机被抢背后猫腻浮现合同涉及霸王条款
    2011年8月8日,董树民与张新秋洽谈时,张新秋直言不讳,“我不跟你们谈,我要通知银行追讨你们的欠款、滞纳金”!
    赵云鹏、杨恒健给记者出示了《产品买卖合同》,SR250、SR280R两台旋挖钻机以融资租赁方式进行购买,出卖人为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买受人为中国康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产品买卖合同》第十二条规定,如因本合同发生任何纠纷,协商不成的,则提交中国康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第十三条规定如因迟延交货或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纠纷,均由承租人直接向出卖人交涉或索赔;若承租人未按时足额向中国康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支付租金,出卖人接到中国康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书面通知后,有权对承租人承租的设备采取停止售后服务、停机、拖机等措施,由此导致的损失均由承租人自行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出租人、出卖人、承租人可以约定,出卖人不履行买卖合同义务,由承租人行使索赔的权利。承租人行使索赔权利的,出租人应当协助。如今,承租人赵云鹏、杨恒健因钻机质量问题与三一重机产生纠纷,康富国际租赁公司却违反《合同法》,强行拖走问题设备,并拒绝提供相应证据。
    由此签订的产品买卖合同,不得不让人质疑其公平合理性。出卖人与受买人之间是否存在连带关系?
    赵云鹏、杨恒健的代理律师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陈燕燕,曾经查询过两者之间的关系,她告诉记者,“中国康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是北京市三一重工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原山东地区销售代表陈才(音),曾经透露过,北京三一重机与用户签订的合同,合同内容都是非常有利与三一重机的。在此合同中,承租人将承担最大的风险,其中猫腻不言而喻。难道康富国际租赁公司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吗?
    出卖人与买受人如同“父子关系”的现状,合同中诸多霸王条款将赵云鹏、杨恒健等承租人推入更加尴尬的境地。通过融资租赁形式购买机器的北京三一重机用户如同“砧板鱼肉”一般,北京三一拥有绝对话语权,当用户与企业发生纠纷,他们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赵、杨的遭遇不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
    【后记】
    赵云鹏、杨恒健及其合伙人董树民告知记者“三一重机”的奇怪现象。自从2011年8月份开始维权,他们见证了三一重机频繁的人事调动。两台旋挖钻机出现严重故障后,承租人与三一重机工作人员不断交涉,先后有五位参与此事的工作人员被调往别处或离职。对于质量纠纷直接参与人的人事决策,是三一重工的惯用伎俩还是放烟幕弹来试图掩盖事实真相,引起人们一片热议……
    北京三一重机作为三一集团的子公司,面对用户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百般刁难,面对媒体,完全否认用户手中的证据。无论优秀的个人、企业还是民族,必须具备敢于担当的勇气与魄力。而北京三一的做法与态度,实在令人汗颜!
    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旋挖钻机疑存致命故障 三一重机深陷信任危机